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奥维德译注集”首部作品出版!
本书在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搜集和梳理的基础上,全面追溯了唐宋儒家道统系谱萌芽、建构、分裂、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涉及孟子在宋代的升格运动,曾子和子思道统地位的确立,两宋时期新儒家各学派在思想和政治上的论争等儒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呈现了中唐至南宋汉唐儒学向程朱理学转型的历史过程,以及儒学以道德性命之学连接“内圣”和“外王”的宝贵尝试。对于重新思考和激活儒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或有一定的启发。
太阳成集团长江流域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古典辞书编纂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本文刊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3期。李初梨在革命文学论争中所提的建设方案,杂糅了包括列宁“目的意识论”在内的多重资源,这是李初梨等后期创造社成员弃学归国投入革命文学建设时的“底气”。但以往研究多认为他们受到福本和夫理论的笼罩性影响,忽略了他们引入的另一条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的经验。面对日共与普罗文学的落潮,青野季吉将列宁在《怎么办》中对“自然生长”与“目的意识”的区分引入日本,使其成为建设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第二个斗争期”的理论依据。李初梨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和《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中,则借助“目的意识论”、福本和夫著作中的图式、马克思、列宁著作等多重资源,在述译交杂的语意滑动中完成了三重转折,为“革命的智识阶级”开辟出投身革命文学运动建设与实践的空间。
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5期。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构成了废名1930—1940年代文学实践的重要资源,他以“信而好古”与“微言大义”为特征的《论语》阐释方式构成了对学界主流的回应。废名从词令入手发掘《论语》的文章之美,力图恢复其被遮蔽的意义维度;又结合对现实的体认将《论语》政治观念进行发挥,借小说中的议论描绘政学相通的愿景;通过带有自传性质的叙事展示出与《论语》精神相契的生活方式,凸显了儒家思想的实践向度。《论语》的接受帮助废名完成了走向人群的精神转轨,提供了传统与20世纪中国文学关系之富有意味的样本。
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5期。《菊英的出嫁》是现代文学疫病书写中较少受关注的一篇小说,现有讨论往往在中西对立框架中强调它对传统社会的批判。笔者尝试结合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知识脉络来破解文本中的病亡叙述,考察菊英从生病、求医到病亡的整个过程,并参照1920年代的其他疫病书写作品进行对比讨论,以探究这篇作品的独到之处。小说从底层乡民的视角描绘一位母亲倾尽全力运用她生活世界里所有可能的医疗资源去救治女儿的过程,描摹出浙东新旧混杂的生活世界和乡民的实践逻辑,呈现了民间土方、鬼神菩萨、中医和西医四种医疗资源相互混杂、补充、竞争的多元状态。《菊英的出嫁》取径独特,凸显了乡民形象、实践和生活的复杂性,突破了迷信-科学的二元对立意象。
原刊《史学月刊》2024年第6期。刘泽华不仅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家,而且也是新时期历史认识论研究的奠基者之一。他对历史认识论的研究有系统的规划,包括学术研究、历史教学和系统论著。从内容来看,刘泽华强调对主体意识的考察,率先提出主体意识的认知结构和双重客体。从形式上看,刘泽华重视探寻历史规律,首次提出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评价性认识三种认识形式。可以说,在新时期史学理论研究中,刘泽华具有高度的认识论自觉。不可否认,刘泽华的历史认识论存在着局限性,却深刻地影响和形塑了新时期的历史认识论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历史认识论研究催生了刘泽华史学的学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