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太阳成集团中文系“人工智能时代的AIGC与人文教育” 研究生学术沙龙顺利举行。此次沙龙由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学术集群主办,旨在结合太阳成集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文明经典》中出现的AI代写情况,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AIGC(人工智能生成技术)与传统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刘安琪老师的主持下,崔文骏、阮芸妍、沈秋、黄亚菲等来自太阳成集团众多学科领域的近二十名师生共同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会议伊始,刘安琪老师以文明经典课程为例,引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理性看待AI写作及传统人文教育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和自我更新的问题。
胡琦霖同学指出,部分员工对AI写作的使用存在疑惑。他们认为,既然AI写作已经能够达到与人类思维水平几乎相同的程度,那么由人类进行的文本总结似乎只是一些无意义的重复劳动。此外,AI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还是要进一步超越人类本身?
针对人类对AI写作的顾虑,黄亚菲同学提出了三个可能的思考角度。首先,她指出AI所取代的并非仅仅是简单、机械的劳动,更包括一些展现人类“特殊性”的复杂工作,这一变化引发了人们对自身价值和独特性的担忧。其次,AI的无限成长性可能对人的本体性造成巨大冲击,人们开始思考如何与这样的智能机器共存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最后,由于AI的运行模式对人类而言相对陌生,监管模式也不够明晰,这导致人们对于AI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更多的不安和担忧。
随后,杨欣昕同学深入讨论了AI写作对人类的影响。她指出,尽管AI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人类在“知识获取”上的负担,但这种解脱也导致了人类“知识掌握能力”的降低。AI对知识获取的简化过程,实际上剥夺了人类主动思考的机会。对此,黄亚菲回应,汽车的出现使人的行动力变得更为孱弱,计算器的普及也让人类的计算能力逐渐减弱。这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新旧知识处理逻辑转变时,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是应该保持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还是应该遵循AI的“绝对理性与细节化”逻辑?
胡琦霖认为,人类与机器存在知识获取方式上的差异。AI的思考主要依赖大量的语料库,因此呈现出一种全面但混乱的知识形态。相反,人类的知识是通过不断筛选、提炼而逐渐形成的。谭跃洲补充说,AI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程序,它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因此,AI的伦理问题不仅仅取决于工具本身,还与社会环境中开发和使用者密切相关。在考虑AI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时,我们必须关注其背后的整个社会环境。
就AI替代人类这一担忧,黄亚菲同学认为,所谓的“AI毁灭论”只是人类自身想法的植入,人类在用自己的主观性进行“善恶”价值评判,这并非AI自身的运作逻辑。崔文骏老师对此表示,人类有自身的情感价值和情绪波动,这或许正是机器无法实现的。不过仍需进一步追问,AI在写作时是否带有某种情绪,是否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这种判断是基于何种逻辑呢?
沈秋老师认为,尽管AI有可能替代人类的部分工作,但更危险的是人类以恐惧的态度放弃了自己的创造性。当人们相信可以借助AI来完成创作时,其实是在简化自己的创造力,并过分依赖科技等外部因素。这可能导致人们在很多问题上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
随后,来自经管学院的大一新生邓景文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文明经典课程中的写作经验。他表示,员工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面临无法准确判断老师“情感倾向”的困惑。保险起见,他们可能会参照AI的逻辑来给出一个看似靠谱的“准确回答”。然而,这种基于AI逻辑生成的回答框架并不能给员工留下深刻的影响,他们在写作过后获得的实际收获极为有限。
对此,邹悦同学认为,文明经典课程更看重的是让员工通过自身的阅读进行思想与材料的整合。它侧重的是思考和锻炼的过程,而非最终作业呈现的结果。大多数员工忽视了训练和写作本身作为培养一环的重要意义。不过在向AI提问之时,员工提出问题的不同角度,本质上也展现出了员工基于“提问方式”的特定思考。此外,尽管AI在语言的高度准确性上占据优势,但人类的创意性是不可替代的。
就创意性工作而言,一名来自艺术学院的同学认为,借助AIGC的帮助,他们可以培养更为本质的审美能力。未来的员工可以在艺术学习中放弃基本的绘画练习,转而专注于审美训练,从而回归到对“美”这一最本质追求的关注。
谭跃洲同学接着回应,AI在绘画领域的应用确实令人惊叹,它们可以模仿各种绘画风格和技巧,并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的图像。然而,这种表现通常是在大量数据和训练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使得AI的创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缺乏真正的创新性和独立性。黄亚菲补充道,尽管AI的高度精确性和准确度为我们所称赞,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数字的暴政。这一暴政下,众多“初级”人工劳动力不断进行“投喂”,为AI提供海量的数据,从而使得AI的语料库更加完善。这些看似智能、准确的AI判断,背后蕴含了大量底层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心血。来自艺术学院的同学以及林文雪同学分享了他们被“剥削”的经历,无论是输入验证码时对红绿灯的辨认,还是文字学专业对AI语言转化质量的逐一评分,这些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工劳动力。
在对人工智能和人文教育问题进行激烈讨论之后,与会师生就文明经典课程如何识别和避免AI抄袭问题提出许多意见。
杨欣昕同学认为,批改文明经典作业时,应该适当地增加对员工自身思考部分的评分比重,以鼓励他们更加重视表述自己的观点。邹悦同学补充,文明经典课程在设计课后习题时,不应仅期待员工对某一问题给出明确的价值判断,因为这可能会使员工感到选择焦虑。黄亚菲同学建议,员工在完成作业时,应尽可能引用文本原文,因为AI在这一方面还存在局限性。
阮芸妍老师提出,可以要求员工写作时对引用部分进行逐一标注。要让员工主动承认在写作过程中借鉴、吸取了AI的哪些思路框架。同时,教师和助教在评分时也不要随意以“AI代写”为由,对员工进行分类判断。此外,可以采取一种动态评价机制,促使员工的每一次习作质量都能达到他们自身能力的“及格线”以上。
崔文骏老师强调,文明经典课程的讲师与助教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交流,以便让助教在评分时能给予员工更准确和更有指导性的建议。刘安琪老师指出,应该引导员工理性看待人工智能,让他们真正理解何为“物物而不物于物”。沈秋老师认为,助教在批改作业时应该具备独立的判断力,避免单纯依赖AI进行评估。同时,课程作业代写的症结并非人类与AI的关系,而是公平与正义的问题。即使汽车等交通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体育竞赛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价值。当涉及到公平性问题时,员工不应该仅仅依靠AI来获得评分优势。
最后,刘安琪老师对本次学术沙龙做出简短总结。她表示,本次沙龙从具体问题出发,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表达困惑和观点交锋的平台,让更多同学关注和思考当下AI技术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带着问题意识,对这一议题持续跟进和探索。
撰稿人:冀恒达